<var id="6qx0k"></var>
    1. <acronym id="6qx0k"></acronym>
      <acronym id="6qx0k"></acronym>

      <video id="6qx0k"></video>
      <acronym id="6qx0k"></acronym>

      <var id="6qx0k"></var>

    2. 首頁 > 云計算頻道 > 云計算

      三大運營商大舉進軍 國內云計算行業正迎來巨變

      2023年01月03日 10:59:02   來源:科技云報道

        進入5G時代以來,得益于運營商5G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普及,不僅使我們用上了速度更快的5G網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也憑借三年來筑起的通信基礎設施,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奪得先機,成功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隨著傳統通信賽道的式微,運營商都紛紛轉戰政企數字化市場,云業務成為了運營商最關鍵的業務。

        2022年開始,三大運營商幾乎不約而同地將云計算列為自己的重點發展方向,調集各種資源往云業務方向傾斜。以云業務為基礎,向政企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數字化轉型綜合解決方案,從單一的“管道工”,向集成服務商或平臺運營商的角色轉身。

        云計算成運營商“第二桶金”

        技術高速發展、需求逐年上漲,云計算市場競爭邁入關鍵期,由運營商與多家央企主導的“國家云”隊伍逐漸浮出水面。中國電信明確把云計算作為發展的主業,中國移動也表示將傾集團之力打造移動云,中國聯通也試圖通過云業務來支撐自身數字化轉型。

        可以說,云業務成為了國內三大運營商最重要的一塊戰略高地。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本身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優勢如能有效發揮,將對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擴大疆土,增厚利潤形成有效的保障。

        第一,運營商擁有著中國最多的網絡基礎設施資源,據相關統計,僅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兩家運營商就擁有著中國國內60%的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可以通過他們自己的網絡提供云服務,這使得他們比通過公共互聯網提供服務的云計算供應商具有非常明顯的服務水平協議優勢。

        第二,運營商在國內數據中心建設方面也是優勢明顯。

        三大運營商在國內數據中心方面的建設規模明顯領先于互聯網公司,尤其在5G網絡的高速發展之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在進一步加大數據中心的建設進程。中國移動2022年上半年算力網絡資本開支為200億元,全年預計為480億元,占全年資本開支總額的26%。

        中國電信也計劃云資源投資140億元,新增云服務器16萬臺,算力總規模從2021年的2.1 EFLOPS擴容至2022年的3.8 EFLOPS,算力提升超80%。

        中國聯通這邊,2022年全年算力網絡計劃投資145億元,同比提升65%,云投資預計提升88%。大量的數據中心對于運營商未來的云服務戰略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資源,也是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在云服務市場競爭中的一大優勢。

        第三,電信運營商在個人用戶端方面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在移動端的云服務需求變得十分迫切,而三大運營商幾乎掌握了90%以上的移動端用戶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對于電信運營商在個人云服務領域開展業務,開拓個人云服務市場具有先天優勢。

        近幾年,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的全面布局終于開花結果。中國電信因為以往在固網方面的傳統資源優勢,是三大運營商中云業務是發展最早也最好的。在今年前三季度里,電信的產業數字化收入達856.32億元,同比增長16.5%。

        天翼云的市場表現更是可以與ICT廠商、互聯網巨頭等云服務領域的傳統巨頭企業們較量一番。

        而近年來,中國移動的發展勢頭也格外強勁。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移動在“網+云+DICT”融合的發展中實現了DICT業務收入685億,同比增長40%的好成績。

        移動云更是有連續三年保持三位數增長趨勢的亮眼表現。中國聯通自然發展的也不會太差。據其相關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聯通云實現收入268.7億元,同比提升142%。

        由此可見,在數字經濟越發興盛之后,三大運營商的云計算等新興業務也變得機遇無限起來。

        掘金To B產業

        運營商更要做好“鏈長”

        盡管三大運營商在業務、市場方面非常同質化,但在云計算、云業務方面的具體實施方式和戰略上這三家卻還是各有不同之處。中國移動的5G+云,以N+31+X為布局推出“一朵云、一張網、一體化服務”的云網一體化策略,推動云+網IT系統深度融合。

        中國電信的天翼云推出智能邊緣云平臺、AI開放平臺、企業應用開發平臺(EADP)三大賦能平臺。通過“+邊緣”、“+AI”、“+平臺”等方式打造云網融合體系。

        中國聯通則通過合建和自建云池、分層建設的方式,推動云網融合轉型來加速擴充自己在云市場里的規模。

        事實上,早在五、六年前,運營商就已看準云計算和大數據這兩個方向,成立了一批專業性的子公司。中國電信有天翼云公司、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中國聯通有數科公司及各省的產業互聯網公司,中國移動也成了專業的移動云中心等一系列專業子公司。

        他們做的是“核心能力回收”,就是把過去為了應對快速發展而旁落至各家廠商的IT核心能力回收至自己體系之內,能解綁的解綁,能自建的自建,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對核心能力的自主可控。

        當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運營商依然要面臨“馬太效應”加劇、技術投入和人才資源不足、生態體系建設剛起步等多項挑戰。

        首先,云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凸顯,隨著IaaS市場逐漸飽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PaaS和SaaS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互聯網廠商和IT廠商的優勢將進一步擴大,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其次,云計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吞金獸”,盡管運營商“不差錢”,但與互聯網廠商每年在技術方面投入數百億元相比,運營商在云計算方面的技術研發投入顯然落后。

        在人才的積累上,運營商也受限國企體制下嚴格的薪酬體系標準,難以建立與互聯網云服務商比肩的高端人才引進機制。

        最后,開源已成為全球云計算技術主流,但OpenStack、容器等開源技術仍然由美國廠商掌控和引領,我國要形成主導話語權還需要長時間積累。

        同時,運營商在開源領域貢獻較小,具有影響力的自主研發開源項目寥寥可數,而百度、阿里、騰訊和華為等企業參與開源項目數量連年增長,其中阿里2020年在GitHub上貢獻的開源項目就接近1500個。

        縱觀當下數字化產業,三大運營商的而角色定位,不僅是新基建建設者、國家云領頭者,也同時在成為ICT產業鏈的“鏈長”。

        所有的ICT產業鏈玩家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落地到行業數字化轉型中去,軍團模式成為促進產業落地的新做法。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效仿華為的做法,創立了“軍團”組織來突破行業。2022年4月,中國移動發布“鏈軍特(行業鏈、軍團、特戰隊)”戰略,組建軍團和特戰隊,覆蓋智慧醫院、智慧礦山、智慧黨建、智慧金融等九大行業,由多個地方研究院子公司負責牽頭。

        2022年6月,中國聯通宣布成立九大軍團,裝備制造軍團、智慧礦山軍團、智慧鋼鐵軍團等九大行業軍團分別由中國聯通上海、山西、山東等不同地區的分公司負責組建。

        來源:通信產業報

        云計算的競爭終究是一場生態戰,為了讓更多產業鏈玩家團結起來,三大運營商建軍團、召開生態大會、推新創新合作平臺。

        但這并非全部,作為運營商進擊To B業務的外延,它們下場投資的多個產業鏈伙伴也正在發揮更積極作用。今年9月,中國移動聯合智能安防第二大龍頭大華股份拿下了3億元長沙“雪亮工程”項目,而大華股份正是其在2021年3月份以56億元入股的公司,補齊了其在智能攝像機等終端側的能力。

        今年6月,中國移動豪擲41.43億元現金認購啟明星辰非公開發行股票約2.84億股,補齊了網絡安全能力,雙方約定面向政企市場,相互進入對方合作短名單,市場化原則下優先合作。除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在通過投資方式,擴大在To B賽道產業鏈的掌控力。

        比如中國電信業投資了辰安科技、雄安云網、天翼智聯、六分科技、數字廣東等產業鏈玩家。通過資本運作形成各自的產業鏈發展生態,將成為三大運營商To B業務發展的重要新手段。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取勝不能只靠市場機遇,還需要運營商取長補短,在充分利用資源布局優勢的基礎上,加強技術、人才、資金等投入,打造運營商獨具特色的云網融合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企業用戶復雜多變的需求。運營商需要充當好協調各方、優化資源調配的“鏈長”角色。

        一方面,要積極配合國家資源優化配置政策,加大新基建投資;另一方面,算網智技術真正多地產業應用,與市場的真實需求對接,減少資源浪費,逐步構建起云計算業務的競爭壁壘。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號: ]
      分享到微信

      即時

      新聞

      騰訊前三季研發投入454.75億元 前沿科技加速落地服務

      11月16日,騰訊控股(HK.00700)發布2022年Q3財報,騰訊實現營業收入1400.93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凈利潤(Non-IFRS)322.54億元,同比恢復增長,多個主營業務板塊收入亦呈現環比企穩跡象。

      企業IT

      今日影像,今日推送!星圖地球今日影像正式發布,開

      每一次火箭升空、衛星發射都能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那你可曾想過,有朝一日每個人都能召喚衛星為自己服務?

      研究

      IDC發布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軟硬件市場份額報告

      IDC《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份額,2021》報告顯示,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的規模達到6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5%。

      欧州性爱av
      <var id="6qx0k"></var>
      1. <acronym id="6qx0k"></acronym>
        <acronym id="6qx0k"></acronym>

        <video id="6qx0k"></video>
        <acronym id="6qx0k"></acronym>

        <var id="6qx0k"></var>